享受生活
享受空余上
首页
手工·茶
酱香·酒
清酒
兑换中心
企业福利
品牌之窗
征文活动
文化故事
渠道发展
供应商招募
葡萄酒类
酱香酒类
茶叶类
招贤纳士
武夷岩茶,亦称岩茶,系产于武夷山岩石之上之茶品
2002年,武夷岩茶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殊荣
其名称及品质特性得到官方之认可与保护
岩茶之称,凸显其物质属性之本真
岩大红袍
工夫-岩大红袍
产地:中国.福建.武夷山
规格:125g
坑涧肉桂
手工-坑涧肉桂
产地:中国.福建.武夷山
规格:9g*6泡
状元肉桂
手工-状元肉桂
产地:中国.福建.武夷山
规格:9g*6泡
武夷山地区素以丹霞地貌闻名于世,山崖绝壁与岩石星罗棋布。茶树生于岩石缝隙之中,土壤则源于岩石风化之堆积,其中碎石含量约占百分之三十至四十,透水性能优越,然土壤养分稍显不足。因此,茶树根系极为发达,一般株高一米有余者,其根系能深入地下二至三米,充分吸收岩石之矿物质养分,形成“
岩岩有茶,非岩不茶
”之独特生长环境。此特殊生长环境赋予武夷岩茶以独特之“
岩骨花香
”品质特征,使其在中国乌龙茶中独树一帜,堪称极品
产品产地
就中武夷品最佳,气味清和兼骨鲠——冬夜煎茶 清·爱新觉罗·弘历
源自武夷山核心产区的正宗好茶
岩茶制作工艺
1-采摘
1、采摘:新梢芽叶生长较成熟(开面三四叶)。无叶面水、无破损、新鲜、均匀一致
2-萎凋
2、萎凋:(两晒两晾)。即“开青”、“晒青 晾青”、冷却后二次“晒青 晾青”
3-做青
3、做青: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边缘逐渐破损,进而促进茶叶色香味的形成
4-炒青
4、炒青:高温下完成团炒、吊炒、翻炒三样主要动作,固定前阶段晒青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,并纯化香气
5-揉捻
5、揉捻: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。促使茶叶条形紧结,提高茶汤浓度
6-烘焙
6、烘焙:岩茶第一道火,也称“走水焙”,高温初焙结束即毛茶
7-捡剔
7、捡剔:毛茶去片末,凉 6h,以增进后熟作业,使味醇厚、色沙黄而浦润。再捡剔去除梗与茶朴
8-复焙
8、复焙:第二道火,俗称“中足火”。达到防止茶叶霉变和减少茶叶苦涩味的程度,提高茶叶醇厚度
9-慢炖焙火
9、慢炖焙火:复焙后进行分筛、匀堆,再第三道火,即“炖火”,文火慢焙,为岩茶所独有
冲泡方法
1.茶具选择
首选白色瓷器盖碗,最好避免使用紫砂壶。紫砂壶容易吸收茶味,影响茶香
2.水的选择
首选使用山泉水冲泡岩茶,茶汤清冽,滋味醇厚,能够保证还原岩茶的原滋原味
3.水温控制
使用95度以上的沸水,高温有利于岩茶中低沸点芳香物质的析出和挥发,能够增加茶汤的香气,从而让茶汤中的香气更加丰富,充分激发岩茶的韵味
4.投茶量
建议120毫升的白瓷盖碗投入8克-10克左右的岩茶,也可根据个人口味适当调整
5.冲泡方式
建议采用“高冲低斟”的注水方式,高冲是指用水的冲击力让茶叶在盖碗内翻滚,激发茶香;低斟是指在出汤时将盖碗与茶杯的距离降低,确保香气不散失
6.出汤技巧
出汤技巧:首泡即冲即走,2-5泡控制在3-10秒内,可根据个人喜好和茶汤情况控制时间。6-10泡逐渐增加泡茶时间,茶汤以琥珀色至金橙色为佳。空余上茶叶坚持品质为先的原则,茶叶冲泡10泡以上为宜
滋味醇厚,内涵丰富,有特殊的“岩韵”
茶树品种特征能从滋味中体现
香气或高或长,高则浓郁,长则幽远,香型多样化
如花香、果香或带乳香、带密香等
品茶时先嗅其香,再试其味,并反复几次
闻香有闻干茶香、盖香、水香、杯底香、叶底香等
尝味时须将茶汤与口腔和舌头的各部位充分接触,并重复几次细细感觉茶汤的醇厚度及各种特征
综合判断茶叶的特征和品位
茶益三谈
在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历史长河中,武夷岩茶以其卓越的品质与深厚的底蕴,享有极高的声誉。此款茶叶不仅口感醇厚,令人回味无穷,更在保健功效上表现出众
武夷岩茶具有显著提升免疫力的效果,能够明目益智,助力于身体轻盈(减肥)与延缓衰老
同时还可提神醒脑,促进消化,利尿消毒,祛痰平喘,止渴消暑,抵抗辐射,预防癌症,调节血脂,降低血压,减少胆固醇等
此外,武夷岩茶还能有效缓解口腔异味,保持口气清新,维护牙齿健康,具备解暑降温、舒缓情绪、缓解疲劳以及抗氧化的功效
因此,武夷岩茶特别适宜肥胖人群、血脂偏高者、腹胀消化不良者、口干舌燥、嘴唇干裂者饮用
版权所有 黔ICP备2023005127号-1